聚才赋能启新程 我校召开2025年新进高层次人才座谈会
为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切实发挥好博士在“人才强校”中的引擎作用,推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9月2日下午,学校召开2025年第一批新进高层次人才座谈会,校党委书记陈海俊,党委副书记、校长韩军和党委班子成员陈静、张宏、王纬出席,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负责人及新进博士参加会议。会议由陈静主持。
座谈会上,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的10名新进博士依次作自我介绍并分享了学术背景、研究方向与未来规划。马天鸽、徐晨老师作为代表发言,表达了扎根学校、深耕专业,为中医药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坚定信念。
校领导为新进博士颁发科研启动经费,并与博士们亲切互动,细致解答工作生活中的疑问,现场氛围热烈而温馨。
韩军对各位博士加入我校表示热烈欢迎。他系统回顾了学校65年的办学历程与发展成就,同时指出,面对新时代中医药职业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学校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彰显等方面仍需突破,新进博士正是破解难题的“金钥匙”。各位博士要立足自身特长、聚焦中医药特色,将个人研究方向与学校重点专业建设、升本目标紧密衔接,在中医基础理论、中药资源开发等领域找准发力点;要融入团队、协同攻关,依托学校科研平台与产学研资源,打破学科壁垒,跨专业、跨部门组建科研团队,开展有组织的科研;要潜心钻研、追求卓越,恪守学术道德,瞄准学科前沿,力争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他表示,学校将积极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实行“科研资源优先配置”,营造良好的科研与工作环境,支持博士访学进修,畅通晋升通道,为人才成长提供全方位保障。
陈海俊在总结讲话中从“人才是增强科研创新能力的核心,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人才是推进学科专业建设的支撑,要优化专业结构,对接产业需求”“人才是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力量,需挖掘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三个维度阐释了人才的关键作用和对于学校发展的核心意义。他指出,学校党委始终将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为本科院校创建和“双高计划”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希望年轻的新进博士尽快融入学校,将个人发展与学校规划同频共振;坚持立德树人,践行“厚德 博学 济世 日新”的校训精神,努力培养德技双馨人才;勇于创新突破,在科研、教学、社会服务中产出标志性成果;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其他教师成长,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最后,他表示,学校将持续为人才创造良好条件,与博士们携手书写中医药教育事业新篇章。
据悉,自2024年底启动2025年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以来,学校党委高位统筹、周密部署,将高层次人才引进视为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开通“绿色通道”,搭建科研平台,组建科研团队,筑巢引凤、招才引智,打出了人才引进系列“组合拳”。此举既是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具体举措,也是贯彻落实芜湖市“紫云英人才计划”的有力行动。未来,学校将持续聚焦健康中国战略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全力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文章,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创建中医药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高兴/文 班超/摄 王纬、许长/审)